专利日历
湖南发明专利超12.8万件
高价值专利增长22.54%
湖南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知识产权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湖南省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8403件,同比增长14.1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升至19.64件,同比增长14.65%。同期,有效商标注册量达1289530件,同比增长8.11%。
在知识产权国际化布局方面,湖南省深入实施重大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海外知识产权风险排查专项行动,加大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25年上半年,湖南PCT(专利合作协定)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达299件,同比增长37.7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主体“走出去”的势头强劲。区域分布上,长沙市以195件申请量占据湖南省总量65.22%,位居首位,湘潭市(36件)、株洲市(19件)居第二、三位,凸显长株潭核心引擎地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高价值专利的核心贡献者。截至2025年6月底,湖南省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17万件,同比增长22.5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有效量达3.32万件,占湖南省高价值专利总量的64.2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的42.02%领跑九大领域,且80.37%集中在长沙。高端装备制造(14.63%)和生物产业(14.19%)分列第二、三位。从专利权人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大专院校和企业,分别占51.03%和45.48%。
湖北发明专利17.7万件
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4万件
8月20日,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发布,截至2025年6月,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17.7万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4万件;2024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898件,居中部第1、全国第7,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指标提前完成。
为加强知识产权创造,我省依托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建设了46家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覆盖五大优势产业和新兴领域,加快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布局建设12个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累计发布北斗产业、高端医疗装备、量子计算等22项专利导航成果,为技术攻关、产业规划、风险防控等提供决策参考和创新图谱,做实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
全省不断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组织高校院所盘活存量专利,超4.5万件可转化专利进入国家“专利转化资源库”。加快建设湖北高价值专利转化中心,获批国家运用AI大模型促进专利转化运用试点,按市场化机制建成省级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11家,开展“知慧通”专利转化供需对接活动40余场次。出台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建设试点,发布四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授信企业白名单,涉及企业2333家。2025年上半年,全省专利转让许可超1.6万次、同比增长2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10.9亿元、同比增长58.5%,以专利资本化激活科技创新引擎的“动力”。
黑龙江发明专利49279件
同比增长4.70%
截至2025年6月底,黑龙江省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9279件,同比增长4.70%。其中,企业发明专利有效量达18185件,同比增长9.65%。全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27件,全省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1件,同比增长13.8%。截至目前,全省有效商标注册量达559090件,同比增长8.6%。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68个,地理标志商标110件。
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组织开展2025年高校、科研院所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项目补助等9项奖补政策兑现工作,已下达奖励资金1498.28万元,完善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生态,有效支撑了县域经济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企业效能提升“三个突破年”行动。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机制日益完善。全面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印发《“知惠龙江”专利转化运用推进计划实施方案(2025年)》,在高标准完成全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点和价值分析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专利转化运用服务对接活动,打响“知惠龙江”品牌。据不完全统计,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黑龙江省重点高校院所新增专利转化近千项,转化金额近4亿元。全省共有468家企业备案专利产品1967件,产品年度销售额共计846.08亿元。围绕黑龙江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哈工大建设省新兴产业(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指导省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完善功能设计,平台建设以来累计开展72项知识产权进场交易,累计交易额达1.41亿元。联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黑龙江省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工作指引(试行)》,建立乳制品、新材料、机器人3家专利标准融合创新中心,促进技术、专利、标准、产业协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省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到23.94亿元。
中国专利保护协会